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主任易少华,这几天旋风般的考察、商洽乡村振兴县域经济、镇域经济、村级经济发展模式,每到一处,深入细致的调查,诚恳务实的洽谈,让考察地的农民和基层干部大开眼界,给他们带来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8月28日,易少华主任风尘仆仆从北京赶到江西南昌市,与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敲定“科技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打造靖安县乡村振兴产业有机融入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全产业链模式”启动的相关事宜,29日一早,又率副主任陶武成、副秘书长张小红乘飞机赶往广东省珠海市,一如既往地谢绝了地方领导的迎接与接风洗尘,前来接机的乡村振兴工委广东省秘书处秘书长吴武征请易少华一行稍事歇息,易少华摆摆手笑道:“乡村振兴,使命在身,职责所系,时不我待呀!”说完就登上车,直驱广东考察的第一站——位于斗门区大坎村的禾虫养殖基地,刚到西江右岸,老天爷哗啦哗啦下起了大雨,易主任一行冒雨渡江,踏上了泥淋的基地围堤。禾虫养殖基地的老板林建国按照易主任的要求,挖起一小桶形似红色蚯蚓的禾虫,当得知禾虫是补身上品,广东人的最爱时,易主任仔仔细细询问起禾虫的生产条件、产量、市场行情、亩平均经济效益、开发前景等等。禾虫在南方海水与淡水交汇处最适宜养殖,发展空间很大,一是南方沿海适宜养殖的面积可发展成百万亩,可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二是现阶段亩产25千克,稻田养殖两项收入平均每亩8000元人民币,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技术指导下,有望翻一番。易主任听此介绍后,又详细询问了深加工、系列加工及市场运营情况,兴致盎然地与林老板和一起考察的同志们深入探讨,能否将斗门区这个禾虫原产地打造成优质禾虫种苗繁育基地,将这一特色养殖品种做成特色产业,进而拓展成产业链、产业集群。当诸多要素了然于胸后,易主任当场表态:乡村振兴既要只争朝夕,又要慎重稳妥,我们将随后派出专班,深入调查研究,拿出可行性方案,组织有关方面专家科学论证后,纳入我们科促会乡村振兴体系,作为特色产品发展成特色产业“农文旅贯通,产加销连接”的的示范基地来打造。林老板和随同考察的企业家、当地农民见此表态,兴奋不已,纷纷表示要加入到乡村振兴的行列中来,实现自我价值,让禾虫成为支柱产业,支撑起一方的乡村振兴,让“禾虫之乡”名副其实因特色产业而振兴,!
下午,易少华主任一行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莲江村,易主任连村干部也没打招呼,直接来到该村村民的种植业也基地,只见70亩基地上犬牙交错地种植着水稻、桑树、荔枝、龙眼、瓜果、蔬菜等十多个品种,初心是想打造成田园综合体,但是规模不大,又没有特色,所以没人来采摘、游玩。易主任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村民不住地摇头,唉声叹气发牢骚,不知路在何方……易主任说:你愿不愿意融入到禾虫产业中养禾虫呢?“我没有技术,又缺资金,更不知大家都来养殖禾虫,会不会到时候又卖不出去……
易主任随后召集村干部与村民代表座谈,得知该村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而且围绕旅游开创性地推出“一户一品”的服务模式,而且“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也探索出新路,被省市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推广;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赵乐际到此考察,给予了充分肯定。该村干部群众正谋划着把莲江村打造成“珠海的后花园”,可是因建设用地限制和旅游项目品位不高而犯愁。易主任了解了诸多问题后,给出建议:文旅产业要突出文化的灵魂作用,要深度发掘当地的文化资源,高度提炼其主题价值,并介绍了浙江安吉县“两山理念”发源地xx村等地的发展模式与经验。帮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扩大了眼界,打开了思路,并建议他们整合周边村庄都资源,解决建设用地短板问题,同时发展禾虫养殖,融入到即将形成到禾虫特色产业中来,并辐射带动周边村民携手乡村振兴,走共同富裕之路。见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如醍醐灌顶,信心满满,易主任当即表态:如有可能,我们的项目专班也可帮助你们调研、策划,纳入我们乡村振兴到体系中,我们将给予赋能!打造成“一村带多村,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全国样板!
时钟已报10点整,易主任一行才结束了一天到考察调研。